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The 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研究團隊另辟蹊徑,通過創新的顯微成像CRISPR篩選技術,發現宿主細胞的膽固醇合成通路竟成為隱孢子蟲的"阿喀琉斯之踵"。研究人員構建了包含18,466個人類基因的陣列式CRISPR-Cas9敲除庫,結合高內涵成像定量分析感染參數,首次系統繪制了宿主基因調控寄生蟲生長的多維圖譜。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預存免疫對H5N1感染的保護作用機制研究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發表重要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通過建立雪貂預存免疫模型,系統評估了2009年甲型H1N1病毒(H1N1pdm09)和季節性H3N2病毒預存免疫對兩種clade 2.3.4.4b H5N1病毒(分別分離自貂和奶牛)感染的保護效果。研究采用病毒挑戰實驗和直接接觸傳播實驗,結合血清學分析(包括ELISA檢測HA/NA結合抗體、ELLA評估NA抑制活性、微量中和試

醫藥新“殼”技:聚焦殼聚糖的生物醫藥應用
殼聚糖 (chitosan) 是甲殼素脫乙酰化的天然生物高分子,有類似于葡聚糖胺的結構特性,由多個N-乙酰基-D-葡聚糖胺單體通過β-1,4-苷鍵連接的天然堿性多糖。殼聚糖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抗菌性、黏附性等特性使其廣泛應用于生物醫藥和制劑中。

Cell里程碑:世界上首次證明能夠在生物體內抑制艾滋病病毒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共同領導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可能會改變這一狀況,因為他們發現現有的 HIV 藥物可以抑制小鼠體內 HTLV-1 病毒的傳播。這項研究發表在《細胞》雜志上,可能有助于開發出第一種治療方法來防止這種病毒的傳播。

司美格魯肽通過調控代謝、炎癥和纖維化通路改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的機制研究
這篇研究揭示了GLP-1RA(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通過體重依賴與非依賴的雙重機制改善MASH(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的組織學特征。

5-羥色胺(5-HT)通過調節腸道菌群-免疫軸改善加速度暴露誘導的大鼠腸腦軸功能障礙及認知損傷
空軍醫學中心麻醉科與空軍醫學中心研究部的研究團隊在《Molecular Neurobiology》發表的研究,首次系統揭示了5-HT通過"微生物群-免疫-神經"三重通路改善加速度應激認知損傷的分子機制。

西寶高品質抗原抗體,精準助力基孔肯雅熱檢測
西寶生物作為體外診斷試劑的上游原料優質供應商,抗原、抗體及其它產品被廣泛用于診斷試劑的開發和生產。現推出基孔肯雅熱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相關抗原和抗體產品,適用于免疫層析、ELISA和化學發光等平臺。

隱性FANCM癌癥綜合征:揭示高癌癥風險、化療毒性、染色體脆性和性腺功能衰竭的新型遺傳綜合征
在遺傳性癌癥研究領域,Fanconi貧血(FA)通路基因的異常一直備受關注。芬蘭研究人員在《Genetics in Medicine》發表了突破性研究。他們利用芬蘭特有的遺傳隔離人群優勢,對50萬人的FinnGen數據庫展開挖掘,重點分析兩個芬蘭人群富集的FANCM截短變異:c.5101C>T p.(Gln1701Ter)和c.5791C>T p.(Arg1931Ter)。通過大規模病例對照研究,首次繪制出FANCM變異的全疾病譜。

研究人員開發出將食物垃圾轉化為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方法
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將食物垃圾轉化為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工藝。賓厄姆頓團隊將食物垃圾發酵產生的乳酸(作為必需的碳源)和額外的硫酸銨(作為氮源)喂養到鉤蟲貪銅菌(Cupriavidus necator)。這種細菌合成聚羥基烷酸酯 (PHA) 塑料,用于儲存碳和能量。細菌合成的 PHA 中約 90% 可以被回收利用,制成可生物降解的包裝和其他產品。